伊春市伊美区人民政府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伊美区 > 经济建设

伊美区企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8-06-26 08:46来源:访问量:
字体:

(一)光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12月,光明集团的前身——伊春光明家具有限公司诞生在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之美誉的伊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光明”不断成长,现已形成集家具产业,兼有化工、包装等辅助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家具业为光明集团的主导产业,拥有家具及配套生产企业13户,分布伊春及华东地区的五大家具生产基地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拥有世界先进的木工机械设备1600多台(套),年干燥木材6万立方米,拥有卧房、书房、餐厅、厨房、办公等10多条生产线,精选进口及国内优质橡木、水曲柳、榆木、橡胶木、桦木、松木等,年产10多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的家具产品。多年来,全体光明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改革创新,锐意拼搏,致力于改善中国的家居环境。企业先后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生产中,光明家具坚持“绿色、环保、优质、实用”的设计理念,与国内多家设计机构合作,设计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东方新中式实木原创家具。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雍府至尊、东方金鼎、金仕名阁、光明风尚、红橡金楸、光明至尚、光明乐活等一系列家具新品相继面市,注册了国家专利,获得了多项大奖,成为消费者青睐的热销产品。

光明集团2015年5月到2017年8月共计投资22000万元用于新建厂房38451平方米和购置设备,该生产线现已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可年产家具10万件、拼板2万平方米、实木地板50万平方米。

伊春绿时代家具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产值17234万元,2016年完成产值18845万元,2017年完成产值20267万元。

(二)黑龙江越橘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小兴安岭纯天然野生蓝莓为原料,酿造高档红酒、白兰地和生产系列高端营养保健饮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是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和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蓝莓果酒行业发展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秉承“以人为本、以德兴业、科技创新”的理念,坚持“酿中国名酒,创世界品牌”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整合小兴安岭丰富的山野果,特别是蓝莓资源,引进先进的德国酿酒技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赋予原生态山野果酿酒以新的生机和灵气,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营养健康的酒品。公司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伊春市小兴安岭山野果开发利用研究所。先后和省内多所大专院校专兼职专家及酒业科研人员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产学研科研队伍,特别是聘请了德国科格勒葡萄酒实业集团总裁、雷司令第五代传人费迪南德·科格勒先生为公司首席高级酿酒师,走出了一条依托本土及强强联合的自主研发之路。公司通过了GB/T22000食品安全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2009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新产品奖;2008年荣获中国酒业最具竞争力产品创新奖;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食品行业50强;2011年“越橘庄园”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越橘庄园”野生蓝莓酒、野生蓝莓饮品被评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2012年获得中国首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并准予使用生态原产地标识;2013年“越橘庄园”野生蓝莓酒荣获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称号;2014年企业蓝莓酒标准晋升为国家标准。该企业2015年完成产值3010万元,2016年完成产值2560万元,2017年完成产值2758万元。

(三)伊春市森骄山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1年,是以生产加工、销售小兴安岭特有的纯天然野生绿色食品有主的民营企业。现有资产总额3000余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00万元,厂房面积已达6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流水线生产加工设备。企业设计加工能力700余吨,实际加工原料总量为500余吨;年加工蓝莓果干、果糕等产品300余吨。年加工木耳、榛蘑等食用菌150余吨。企业建有研发中心1处,拥有中高级科研人员多名,年均投入研发资金30万元左右。拥有食用菌养殖基地1552亩,带动基地面积103公顷。2008年7月通过了ISO2000国际安全质量认证,2009年7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10年3月被评为农业产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6月“森骄”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该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目前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实现了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并拥有400多个经销商、代理商等。该企业2015年完成产值2798万元,2016年完成产值2327万元,2017年完成产值2100万元。

(四)伊春金北药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成药生产企业,其前身为成立于70年代的伊春林业制药厂,后几经改制,2011年11月,公司更名为伊春金北药制药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125万元,法人代表为姜培恒。公司厂区占地4.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厂区道路7000平方米。具备年产片剂4亿片,胶囊剂1亿粒,颗粒剂1000万袋,口服液(合剂)1000万支、蜜丸1500万丸的中成药生产能力。公司现有员工96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42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数4%,初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16%。生产、质量负责人都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并有着多年药厂生产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生产车间一线的生产工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熟练。公司主产品为芩暴红止咳合剂、芩暴红止咳口服液、芩暴红止咳片、咽炎片、清火片、刺五加片等品种。今年芩暴红口服液进入了医保目录。该企业2015年完成产值1329万元,2016年完成产值2443万元,2017年完成产值2622万元。

(五)伊春市林都热厂前身为伊春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0年,由哈尔滨锦秀集团投资,利用日本协力基金兴建,为伊春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项目概算2.746亿人民币,其中日元贷款25.56亿日元,是黑龙江省第四批日元贷款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项目的子项目。热电厂从2000年8月开始建设,主体工程包括主厂、热网,建设规模为“三炉两机”。2005年10月并入林业电网发电。电厂进入投产试运行阶段,由于锦秀集团经营管理不善,不能满足市区供热需求,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到市区供热安全,鉴于这种情况,市政府为了广大市民的利益果断决策,与锦秀集团签订整体接收协议,于2004年12月22日整体接收伊春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5年4月12日独立经营。同年9月组建了伊春市林都热电厂。经市政府和锦秀集团共同聘请的北京中联评估所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后,2005年12月26日,伊春市政府与锦秀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目前供热面积358万平方米,年耗煤量22万吨。该企业2015年完成产值12657万元,2016年完成产值13199万元,2017年完成产值11237万元。

(六)伊春市林都山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种植、采集、加工、销售小兴安岭特有的纯天然、野生绿色产品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1998年2月成立,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今天,伊春市林都山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伊春区工业园区,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资产总额1278万,固定资产3850万、2012年,企业扩大再生产建设蓝莓生产线项目,项目于2012年7月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建设规模为6803.6平方米,银行信用等级A级,旗下有“林都”“林都凤”“林都龙”品牌,主营产品分别为野生蓝莓系列产品;食用菌系列;野生干果系列;蜂产品系列;脱水干菜系列;鹿产品、人参、林蛙油、野生灵芝保健产品系列等。2005 年5月通过了lSO2000国际安全质量认证、2008年7月通过了HACCP食品卫生管理认证。8个产品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定。“林都”商标2005年被评为省著名商标;2010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该企业2015年完成产值2310万元,2016年完成产值2342万元,2017年完成产值2374万元。

(七)伊春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伊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环保公益性项目,该项目落户于伊春市伊春区循环经济园区内,占地面积32913平方米。设计规模:1台×5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汽轮发电机组:1台×12MW。垃圾处理规模: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量14.6万吨以上,日垃圾最大处理量:500t;年最大发电量为6800万KWh,每年可向国家电网输送清洁能源电量5000多万KWh。

2014年12月份本项目机组进行并网调试运行阶段,锅炉燃烧稳定,烟气排放达标,各项主要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各项指标符合制造厂要求,上料系统、除尘系统、排渣系统运行正常.垃圾封闭储存、飞灰经处理后填埋,炉渣综合利用。

2015年度机组全年发电量4411.36 万KWh上网电量3706万KWh  垃圾处理量约10万吨;2016年度机组全年发电量3500 万KWh、上网电量2800万KWh 、垃圾处理量约12万吨。伊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先进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加以处理,现代化的焚烧控制系统和先进的二次污染治理技术,垃圾采用封闭贮存、高温分解、燃烧,烟气除尘、脱硫,污水集中焚化或净化处理,有效减少90%以上的垃圾填埋量,能够确保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大大改善伊春市的环境面貌,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企业2015年完成产值2867万元,2016年完成产值2240万元,2017年完成产值2247万元。

分享到: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