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伊美区人民政府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伊美区

周朝时期,属肃慎部的活动区域。南北朝北魏时期,为勿吉属地。隋唐时期,属黑水靺鞨的黑水部。辽代属东京道女真五国部。金代为上京胡里改路所辖。元朝时期,属辽阳行省女真水达达路所辖。明朝时期,划在奴尔干都司辖区。17世纪中叶,归盛京总管所辖。1683年,归宁古塔将军管辖,属三姓副都统依兰府。1904年,满清政府设汤旺河荒务行局。1905年,归汤原管辖。1912年,划归黑龙江省绥兰道。1931年,由汤原县日伪政权统治。

1936年4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四军在伊春河北岸(现北山公园)创办过抗日联军第三、六军军政干校。赵尚志任名誉校长,李兆麟任教育长,后侯启刚接任教育长。1947年6月驻扎在伊春河的合江军区警卫营在刘安平教导员带领下,追击流窜在伊春河一带的土匪。交战中,击毙匪徒2人。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二连接收剿匪任务,迫使匪首受降。

1945年东北解放后,伊春归汤原县南岔区(汤原县第五区)管辖。1949年12月建立村政权。1952年12月1日,伊春建县,县政府所在地为松江省伊春县第一区。1955年9月12日,取消区的建制,改为伊春镇,为松江省伊春县伊春镇。1957年11月29日,恢复区建制,更名为伊新区,隶属黑龙江省伊春市。1958年11月27日,改称伊新人民公社,仍保留区建制,隶属黑龙江省松花江专署伊春市。1960年同伊东林业局合并,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1961年又分开。1965年4月16日,伊新区更名为伊春镇,为黑龙江省伊春特区所辖。1967年10月6日,始称伊春区,同时成立伊春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0月,撤销革命委员会,组建伊春区人民政府。此后,一直为市所辖。

1986年伊春区政府下设七个街道办事处、一个乡。2001年,下设5个街道办事处,东升乡改为东升街道办事处。2013年,撤销旭日、朝阳、红升、前进4个街道办事处,成立永红、新欣、前进、南郡、林都、红升、朝阳、旭日、红光、扶林、北郡11个社区及保留东升街道办事处。

2019年6月19日,经国务院(国函〔2019〕63号)批准,撤销伊春市乌马河区、伊春区、美溪区设立伊春市伊美区,以原乌马河区部分行政区域和原伊春区、美溪区的行政区域为伊美区的行政区域。

2019年11月,伊美区新设朝阳街道、前进街道、红升街道、旭日街道、新欣街道、南郡街道、美溪镇,将原伊春区直辖的旭日社区、林都社区、红升社区、永红社区、南郡社区、新欣社区、扶林社区、前进社区、红光社区、朝阳社区划归朝阳街道、前进街道、红升街道、旭日街道、新欣街道、南郡街道管辖,将原美溪区直辖的红光社区、新兴社区、胜利社区、文化社区、东林社区划归美溪镇管辖。

伊美城区规模较大,分为老城区、新区两大部分,中心城区的垃圾中转站、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小区物业、公共交通等城市配套基础设施齐全齐备。中心城区内有兴安国家森林公园、锦绣山水公园,北山公园、小兴安岭植物园“开放式”景点4个。有伊春市体育馆、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小兴安岭资源馆、青少年冰雪训练基地、森林博物馆、伊春市群众艺术馆、林业艺术剧院、比罗比詹广场等8大市政设施。夜市、升辉市场等大型早晚集市4个,综合性农贸市场2个。有主次干道121条。

美溪镇距市中心区30公里,位于中心城区东南方向,下辖5个社区、2个行政村。有恒巍木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北域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伊春国丰餐具厂、回龙湾牧业等中小企业80余户。

东升镇距市中心区5公里,位于汤旺河东岸,下辖东升村、长征村、迎新村、青山村和东升社区、伊东经营所、伊青经营所和伊林经营所。伊美区的农业人口和农业耕地大部分集中于此,经济以种植棚室蔬菜、大田作物、从事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是供应中心城区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

伊美区作为中心城区,具有丰富密集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流。近年来,伊美区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推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商贸服务、旅游度假、房地产、休闲养生、森林食品药品、木材精深加工等产业,积极打造全市木材精深加工销售的中心和森林食品加工集散中心。目前,全区共有木制品加工企业35家,木材工艺品加工制造企业20余家,有高、中、低档家具十几个系列,各种木制工艺品近200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产品供不应求。全区绿色食品标识23个,绿色产品标识的产品主要有食用菌类:黑木耳、榛蘑、元蘑;坚果类:红松果仁;山野菜类:山芹菜、猴腿。区内绿色食品企业的绿标产品被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为放心食品。伊春市森林食品批发大市场、黑龙江天隆农林食品发展公司等重点扶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完备的产业体系,也吸纳众多商家来到伊春区投资兴业,使伊美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商贾云集、投资兴业之地。

1、行政区划面积:伊美区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行政区划面积272097公顷。

2、人口构成情况:现辖2镇、6个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20个,6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190976人,常住人口16.41万人

3、对外交通运输情况:伊美区作为区域性的物流集散地,交通便利。公路有哈伊高速、鹤伊公路、伊嘉公路、前嫩高速四条主干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状延伸区内外,西至北安市、东至鹤岗市、南至绥化市、北至中俄边境,与周边市县交通联系便利;铁路通往省会哈尔滨和省内的大庆、佳木斯、齐齐哈尔等主要城市,并可直达省外的长春、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伊春林都机场航线已远航大连、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构建了辐射县区、连接省内外、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

4、经济产业发展概况: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8.1亿元,同比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

5、社会发展概况。教育方面,区属中小学校11所,中考升入省重点高中人数始终保持全市之首。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12所。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区内有各类卫生机构134所,其中林业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市中医医院为市属医疗机构。现有区属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区人民医院1所(中心城区4所,美溪1所),可为群众提供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群众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完善的医疗服务。